为了把更多的外资引入国内市场,**非常支持成立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公司。自2016年以来,在注册的金融租赁和商业保理公司数量已达到饱和。只有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有资格在年底申请商业保理。对于后期的监管,也有可能从过去的商务委转财务处审批时,审批难度也会加大。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的一般经营模式,简要列举如下:
1、 汽车电子商务模式
通过网络流量入口,聚集大客户,实现金融产品大规模落地。无论是天猫、苏宁、京东等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的汽车超市,还是电子汽车、汽车之家、瓜子、友信的网上入口,都是这种模式。汽车电子商务通过平台模式解决交通问题,金融产品可以大规模复制,但对线下环节的控制较低,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线下购车体验。在与传统汽车金融模式的竞争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2、 融资租赁模式
在融资租赁模式下,租赁公司自行购买新车后再出租给用户,避免了新车情景下主机厂与4S店之间的利益共同体问题。在用户体验方面,除了产权归属外,它与一般阶段性的购车体验并无区别,正被越来越多的购车者所接受,而融资租赁在汽车金融业务中有望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融资租赁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新车购买的场景,涉及大量的线下环节,属于典型的o2o运营模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线下场景布局,基本上不利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以花生汽车为例,其模式是在三四线城市开设门店,通过直租方式为用户提供汽车服务。在业务扩展性方面,直租模式打通了汽车采购(厂家集中采购)、汽车金融、汽车保险、维修、汽车置换等汽车全生命周期,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多元化布局。
3、 汽车贷款模式
在汽车抵押模式下,汽车只是作为抵押物出现,并不涉及庞大复杂的汽车产销产业链。切入流程为简单,成为PTP平台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主流模式。虽然汽车贷款与购车场景无关,但平台在积累了汽车贷款场景的经验后,也可以通过融资租赁产品进入汽车贷款业务。
由于该车属于流动抵押,缺乏稳定的价值预期,且存在较大的受损风险,传统金融机构对这项业务兴趣不大。小额贷款网等PTP平台通过实体离线运营、严格的准入门槛控制、GPS实时定位、贷后车辆控制等方式,重视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风险控制和业务可持续发展,而且构筑了一条强有力的护城河。
从整体上看,互联网机构已经切入汽车金融领域,主要的方式是双腿走路。一是通过引导和服务客户自身,将深受主机厂和经销商约束的新车零售环节融入传统模式;二是开辟融资租赁、二手车交易、SaaS金融等领域的第二战场,避开主机厂、经销商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正面冲突。
对于国内融资租赁公司来说,只有国有企业或大型上市公司才有注册资格。与外资和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相比,注册条件相对开放。**还希望利用融资租赁这一独到的商业模式引进外资,使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