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本似乎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它是所有创业者在准备创业时都会遇到的***个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是***个与新公司合规有关的事件。事实上,有很多知识。
一是普及注册资本相关基础知识。
注册资本是公司法的一个概念。根据新修订的《公司法》及有关规定,“注册资本”的登记管理由“实收登记制”调整为“认缴登记制”。关于这一变化,企业家必须了解以下几个关键信息:
以上所有信息都被简化成一句话,似乎是“不管怎样”,你能玩各种姿势,不管是什么?答案是不,有些姿势是愚蠢的姿势,会伤害你的肌肉和骨骼!
坑一:注册资本可以写多少?首先,把自己写成“亿万富翁”
虽然《公司法》和工商登记不再控制实际存放资金的环节,但除非你是真正的土豪劣绅,否则注册资本不能随便写。如果你写得太多,那就麻烦了!
首先,还有其他人将负责此事,比如公司的投资者,以及未来进入资本市场过程中的监管者。他们可以要求认缴的资本实际到位。当然,如果发现当时无法达到实际所在地,可以通过减资的方式减少注册资本,但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将严重影响投融资的市场化进程;
一个朋友说:没什么!先写一点快乐,然后不迟些减少。这样做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注册资本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法定承诺。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公司债务的,股东有义务按照承诺的注册资本清偿剩余债务。
近日,上海法院又立案要求亏损公司股东在缴清注册资本后承担赔偿责任?老实说,吹牛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你的注册资本为1亿,你将在1亿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相当于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
坑2:注册资本价值不现实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
一些创业者或是出于自身考虑,或是在一些“”的建议下,在注册资本中设立了自己的软件著作权、专利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并认为通过增加资产评估价值的方式,在不出资的情况下持有较大比例的股份是相当合适的。
事实上,从税法的角度看,个人对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分解作用是非货币性资产的转移与投资同时发生,个人所得税按“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详见财税〔2015〕41号文)。尽管这一税收规定的实施存在一些争议,甚至“”也上升到了“堵住创新之路”的高度,但我们的祖先一直教导我们“不要挂在树上”。请考虑是否有必要投资于非货币性资产?
而且,即使纳税完毕,这些非货币性资产在入账后也将成为公司的资产。一般情况下,需要分期折旧摊销,这将成为公司的成本,直接增加公司在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负担。
陷阱三:以投资者投资估值溢价增资。
在会计核算中,投资者的投资估值溢价需要纳入“资本公积”科目。在这里,我们将推广这种计算方法。
“如果公司注册资本为80万,天使投资人将增资200万,1000万的估值占20%。公司注册资本的调整是什么?200万中有多少列入“实收资本”,多少列入“资本公积”
让我们用小学数学来计算:
如果“实收资本”中天使投资人的数量为x,那么x/(80+x)=20%,经过仔细计算,x=20%。答案是注册资本调整为80+20=100万,天使投资人投资20万计入“实收资本”,180万计入“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这个词很重要。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是全体股东共同的资本积累。是的,这180万是每个人的!任性是每个人的责任吗?不,如果180万元用于增加注册资本,税法规定的分解行为是在投资前进行划分。你听见了吗?如果你赚了钱,请纳税!
坑四:找工商局垫资
我真的不想再谈这个了。我真的不能说“脱掉裤子穿上P”这样粗俗的话!
现在我们来谈谈创业注册资本的正确姿态
首先,注册资本时,要尽可能做到与当前或预期资本能力相匹配,减少未来资本运营和经营的压力。如果你已经写了一段时间了,而实收资本的承诺无法完成,那么“错误的姿势,醒来睡觉”~尽快减少资本;
二是在公司章程中,尽量使用货币资金。公司成立后,在注册资本尚未全部到位前,应当注意,任何入股股东的个人资本必须注明“XXX投资第三名,不得以投资溢价“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注册资本可能是企业家遇到的***个陷阱。练习起来似乎既简单又复杂。正确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工商登记机关可能不会给出太多的专业意见。如有疑难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财税、法律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