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公司注册再减全产业链税负探讨

全产业链税负将进一步减轻

全面启动营改增试点的准备时间较短。两个月内将原来的3/4的营业税纳税人转变为增值税纳税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在**税制的努力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顺利启动,稳步有序推进,社会整体评价良好,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减轻税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12年1月1日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来,到2015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四次扩大,累计减税6500亿元。今年5月1日,我国全面启动营改增方案,减税5000亿元,成效显著。

首先,要明确“产业”的概念。一般来说,营业税的增减幅度是明显的,但不同行业的情况不尽相同。例如,金融究竟是属于工业还是属于工业就存在一些争议。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金融衍生品。这个行业是指整个金融行业还是细分的小行业?保险业减税幅度可能较大;银行业、证券业减税幅度可能较小。保险企业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在下游减税的同时,也可以自行减税。

二是要明确对“产业”减负的认识。减税是结果,不是目标。以增值税代替营业税的主要作用,不仅体现在试点行业和企业上,也不应体现在试点行业和企业上,更应体现在减轻整个产业链的税负上。2012年至2015年,减税6500亿元。根据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试点行业和老增值税企业减税幅度分别为一半和一半。事实上,据我估计,试点企业每减税1元,下游企业减税2-3元。因此,我们应该在整个行业,特别是在下游减税方面,体现以增值税代替营业税的效果。

三是重新评估小企业减税效果。从企业本身来看,小企业的减税幅度是肯定的,但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原来的发票不能扣,现在可以扣了。下游扣除增加,税负减轻。总减税幅度必须大于小企业本身的减税幅度。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全面实施,减税将进一步向产业链纵深延伸。